机械-时政聚焦:不可低估中国经济复苏难度
2012年以来,中国面临史无前例的复杂情势,经济处于周期回落和结构调解的两重压力集聚期政府为什么强征强拆,同时体现在增长减速和结构调解两方面,虽然3季度GDP回升至7.8%,但2014年经济复苏依然面临较大阻力。
逐日经济新闻发表中国国际经济交换中心副研究员张茉楠文章表示,与2012年类似,今年的经济运行也是在经历上半年经济增速下滑后,政府采取1系列政策措施稳增长并企稳回升。具体而言,2012年经济低谷是在3季度,尔后在4季度随政策刺激逐步显效,GDP反弹至7.8%。2013年则是经历上半年经济逐季走弱,6月份所谓 钱荒,和肯定经济增速 公道区间,避免划出下限以后,国家随即推出1系列微刺激的政策组合稳定市场预期,3季度GDP企稳回升反弹至7.8%,创下6个季度以来的最高水平。
工业、外贸同步回升,范围以上工业增加值累计增长9.6%;前9个月范围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13.5%,1~9月中国外贸出口同比增长8%,各项数据回暖显示稳增长政策显效。但是,中国宏观经济回升基础其实不牢固,内在增长动力不足,环比增长动能减弱,经济偏向减速,国内外多重因素制约着经济回升的高度。
文章分析,经济回升驱动力主要是政府投资驱动为主。1~9月,固定资产投资名义增长20.2%,较上年同期放缓0.3个百分点,但剔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速同比加快约1.4个百分点。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进1步增强,前3季度资本构成总额对GDP的贡献率是55.8%,较上年同期提高5.3个百分点,拉动GDP增长4.3个百分点。3大投资中,制造业投资对总投资增长的贡献率降落7.1个百分点,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和房地产开发投资的贡献率则分别提高10.8和3.8个百分点。
虽然10月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有所回落,但整体而言,政府主导的投资,特别是基础设施投资成份过大违建住进去人以后还会强拆吗,在带动2012年4季度经济反弹以后,基础设施投资高速增长延续到2013年的前3个季度。高达近25%的增速已经是自2010年来最高值。未来从政策增量空间看,地方政府性债务管控加码、财政收入增速放缓,加上财政支出刚性需求,导致财政收支压力逐步加大,这意味着高速的基础设施投资其实不可延续,新的强劲增长动力尚待构成,经济运行显现脉冲式小幅和反覆波动特点。
产能周期制约着经济复苏可延续性。在产能过剩背景下,需求缓慢增长也是影响经济的重要因素。资本密集型部门产能过剩比较严重,而且越是那些产能过剩行业,其资产负债率越高。与国际金融危机之前相比,中国工业行业产能过剩从局部行业、产品过剩转变玉成局性过剩。在中国24个重要工业行业中有19个出现不同程度产能过剩,钢铁、电解铝、铁合金、焦炭、电石、水泥等重工业行业产能过剩都比较严重。
据Wind资讯统计,2012年末钢铁行业整体资产负债率同比微增1.44个百分点,44家上市公司平均资产负债率为60.35%。去年,受全球经济低迷、产能过剩等内外因素影响,玻璃行业延续2011年以来需求不旺、竞争加重态势,有色金属行业资产负债率为63.26%,这对工业经济将构成延续压抑。
文章指出,国际经贸金融新格局给中国增长前景带来压力。中国经济外部环境产生深入变化,中国经济复苏或滞后于发达经济体复苏。今年以来,发达经济体经济复苏动能普遍增强,对中国构成新挑战:1是由于2010年以来,全球经济再平衡启动,主要发达经济体率先启动新1轮经济结构调解,私人/公共部门去杠杆化和制造业再工业化等结构性调解措施效果初显。美国制造业出现加速回流迹象,欧洲、日本出口竞争力明显回升。
2是新国际贸易体系不利中国出口。新国际贸易体系有3大特点,1是零关税;2是就业和绿色环保谈判准入条件;3是区域而非全球性,这些方面中国其实不占优势。新的贸易隐性壁垒和后发劣势对中国造成严重挑战。
3是发达经济延续低利率和扩大性货币政策,逾额活动性史无前例,自2012年5月以来,全球M2货币供应量已增加3万亿美元左右,增长4.6%,随着美联储可能在明年启动QE退出步伐,跨境资金大进大出将加大中国经济复苏进程、货币政策操作及结构转型压力。因此,2014年中国宏观经济可能依然是带有天花板的复苏。